欢迎访问民商法网

民商法网

民商法网 > 律师入门 >

1-10级伤残赔偿报价明细表,一到十级工伤赔偿标准大全

www.aliqcb.com 2024-11-10 劳动纠纷

工伤赔偿主要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亡补助金等。根据国内《工伤保险条例》工伤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不同等级的工伤,赔偿标准和办法都有所不同。

1、一到十级伤残赔偿报价明细表及计算办法

一到十级伤残赔偿报价明细表伤残等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按月支付)一级本人薪资×27个月本人薪资×90%二级本人薪资×25个月本人薪资×85%三级本人薪资×23个月本人薪资×80%四级本人薪资×21个月本人薪资×75%五级本人薪资×18个月本人薪资×70%六级本人薪资×16个月本人薪资×60%七级本人薪资×13个月/八级本人薪资×11个月/九级本人薪资×9个月/十级本人薪资×7个月/备注1、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标准,由保险基金补足差额2、很难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津贴

1、一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27个月。

伤残津贴:本人薪资的90%,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合工作;很难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2、二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25个月。

伤残津贴:本人薪资的85%,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合工作;很难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3、三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23个月。

伤残津贴:本人薪资的80%,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合工作;很难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4、四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21个月。

伤残津贴:本人薪资的75%,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合工作;很难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5、五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18个月。

伤残津贴:本人薪资的70%,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合工作;很难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6、六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16个月。

伤残津贴:本人薪资的60%,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合工作;很难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7、七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13个月。

8、八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11个月。

9、九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9个月。

10、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7个月。

应该注意的是,除去以上的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依据具体状况还包含其他赔偿项目,如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这类成本一般依据实质支出和区域政策进行计算。另外,对于五级至十级伤残的职工,在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时,还可能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金额和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1、被鉴别为五级到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则由用人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

2、支付条件:

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须同时拥有以下各项: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已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

劳动者患病或所受伤害已被依法认定为工伤;

劳动者因工致残,已由劳动能力鉴别部门鉴别为五级至十级伤残;

劳动关系经以下两种法定状况而解除或者终止①5、六级伤残的劳动者本人提出;②七级至十级伤残的由劳动者本人提出或者其劳动、聘用合同期满;

支付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职工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后,工伤保险关系终止。

3、工亡赔偿标准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4、工伤赔偿的其他有关规定

1. 工伤赔偿的支付主体为工伤保险基金。

2. 工伤赔偿的计算基数为本人薪资金额,具体金额根据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薪资计算。

3. 工伤赔偿的支付渠道为一次性支付,但伤残津贴和工亡补助金按月支付。

4. 工伤赔偿的享受对象为因工致残的职工,含一级至十级伤残。

:未经授权,转载需要注明本站出处链接,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

Tags: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